在《再塑生命的人》这篇文章中,海伦·凯勒的心理描写非常细腻且富有感染力。以下是一些具体的赏析:
环境描写的心理暗示
文章开头通过描述风云突变、太阳消失、天空乌云密布等自然景象,为海伦的心理状态做了铺垫。这些环境变化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真实描写,更是海伦内心恐惧和无助的象征。例如,“我知道这是暴风雨来临之前常有的预兆。我感到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惧,一种同亲人隔绝、同大地分离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感官体验的细腻描写
海伦通过触觉、嗅觉和听觉来感知周围的环境,这种描写方式让读者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她的孤独和无助。例如,“树叶哗啦啦齐声作响,强风似乎要将大树连根拔起。我吓得抱住树枝,惟恐被风吹走。” 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海伦对自然环境的敏感,也突出了她内心的恐惧和不安。
情感波动的刻画
文章中详细描绘了海伦在面对自然威胁时的情感波动,从恐惧到极度的惊恐,再到最后的安慰和喜悦。例如,“我觉得大地在一阵一阵地震动,像有什么沉重的东西掉到了地上,这震动由上而下地传到了我坐着的枝干上。我惊恐到了极点,正要放声大叫时,莎莉文小姐赶到了,她抓着了我的手,扶我下来。我紧紧抱着她,为又一次地接触到坚实的大地而高兴得发狂。” 这些情感描写非常真实,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内心独白与反思
海伦在文章中有不少内心独白和反思,这些独白不仅展现了她的内心世界,也体现了她的成长和变化。例如,“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于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这些句子不仅表达了海伦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也体现了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对比与衬托
文章通过对比海伦认识莎莉文老师前后的生活状态,突出了莎莉文老师对她生活的重要影响。例如,“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 这种对比不仅让读者看到海伦生活的巨大变化,也突出了莎莉文老师在她生命中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海伦·凯勒的心理描写通过细腻的感官体验、真实的情感波动、深刻的内心独白和对比衬托,生动地展现了她作为一个盲聋哑女孩的内心世界和成长历程。这些描写不仅让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她的感受,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激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