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第五、六回摘抄赏析
一、第五回:鲁智深大闹五台山、桃花山聚义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鲁智深因打抱不平三拳打死镇关西,为躲避官府追捕,出家为僧。但因性格豪放,屡次违反寺规,最终被智真长老推荐至东京大相国寺。在桃花山,他得知刘太公女儿被二头领周通强娶,便以武力解救,后与李忠、史进等英雄结义,聚义桃花山。
桃花山聚义的象征意义
桃花山聚义体现了梁山好汉“替天行道”的理想,他们通过武力反抗压迫,建立自己的理想社会。这一情节为后续梁山泊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第六回:鲁智深火烧瓦罐寺、智取生辰纲
火烧瓦罐寺
鲁智深在东京大相国寺看守菜园时,得知金翠莲父女被镇关西霸占,便化身菜园子张青,智取瓦罐寺,救出金氏父女。此情节展现了鲁智深的机智与侠义精神。
智取生辰纲
该回核心事件是梁山好汉智取生辰纲(杨志押送的银两)。吴用设计用蒙汗药迷晕杨志,劫走生辰纲。这一情节体现了梁山好汉的智谋与团队协作,是《水浒传》中“智取”系列的经典案例。
三、艺术特色与主题
人物塑造: 通过鲁智深、林冲、武松等人的形象,展现了梁山好汉的个性与成长。例如,鲁智深的豪放与暴躁,林冲的隐忍与反抗,武松的勇猛与机智。 情节设计
主题表达:反映社会矛盾,如官逼民反(林冲被陷害)、阶级对立(武松斗虎显民间力量)等,隐含对封建统治的批判。
四、经典语句赏析
“生辰纲”:杨志押送生辰纲,象征“天下财宝”,其失败预示梁山好汉对腐败官府的反抗。
“替天行道”:梁山好汉的口号,贯穿全书,体现其正义理想与草根精神。
以上摘抄与赏析综合了情节、人物、主题等多维度,展现了《水浒传》第五、六回的文学价值与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