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言文中画停顿,主要依据句子的结构、语气以及虚词等标志。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停顿划分方法:
句首发语词或关联词语后停顿
文言文中一些虚词如“夫”、“盖”、“故”、“惟”、“至若”、“若夫”、“诚宜”等,放在句首时,后面应稍作停顿。
两个单音节词之间停顿
文言文中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节词,如“可以”、“中间”、“故天将降大任于”等,在朗读时必须分开读,不能读成双音合成词。
主谓之间、动宾之间停顿
根据语言顺序,主谓之间、动宾之间应停顿,如“佳木秀而繁阴”、“问今是何世”、“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名词作状语时停顿
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要连读,一般在该词前停顿,如“其一犬坐于前”、“山行六七里”。
省略成分的停顿
朗读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份,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对文意的理解
根据语境理解文意,准确停顿,如“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并列短语间停顿
并列短语之间要停顿,如“山肴野蔌”。
利用句尾词、连词、否定词等信号
如句尾词“虽”、“然”等;连词“一则”、“一面”等;否定词“未”、“不”等,都是常见的停顿信号。
句法结构分析
从句法的角度考虑,把握句子结构,如主谓宾、主谓、主宾间合句结构,根据句子结构来做出停顿划分。
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
借助文言文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帮助断句,如“如…何”、“何其…也”、“况…乎”等。
修辞句的特点
分析修辞句在结构与句式上的特点,如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等,按句子特点来断句。
句子成分分析
通过语法知识分析句子结构,判断词或词组在句子中各充当的成分,从而把握句子的自然停顿。
顶真句式的停顿
找出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按顶真句式来考虑句读,如“具告沛公,沛公大惊”。
综合以上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划分文言文的停顿,使朗读或理解文言文更加流畅和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