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回目是小说开篇的标题,兼具文学性和叙事功能,包含诗歌、议论等元素,既概括了章节内容,又隐含全书主题。以下是主要回目及其核心内容:
一、开篇回目
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通过甄士隐与贾雨村的相遇,暗示“真事隐、假语村言”的创作理念,同时引出“通灵幻梦”与“风尘情孽”的主线。
二、家族兴衰与人物关系
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贾夫人去世后,冷子兴通过演说揭示荣国府的权谋与复杂人际关系,为后续故事埋下伏笔。
第三回:托内兄如海荐西宾,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贾母接回外孙贾宝玉,展现其母性的慈爱与家族对宝玉的重视。
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薛宝钗与贾宝玉的初遇,以及葫芦案中葫芦僧的神秘判罚,预示人物命运的纠葛。
三、重要事件与转折
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观,警幻仙曲演红楼梦
宝玉游历太虚观,警幻仙姑以《红楼梦》为曲演说,暗示全书的悲剧性。
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宝玉与黛玉、宝钗的情感纠葛开始,刘姥姥进府则展现底层人物与贵族的冲突。
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宴宁府宝玉会秦钟
贾琏与王熙凤的互动,以及宝玉与秦钟的友谊,进一步刻画贾府内部关系。
第八回:贾宝玉奇缘识金锁,薛宝钗巧合认通灵
宝玉与宝钗因金锁结缘,预示两人命运的紧密关联。
四、主题升华与隐喻
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宝玉游幻境,预示十二钗的命运与全书主线,成为全书的“总纲”。
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黛玉葬花事件,隐喻其悲剧性格与对宝玉的深情。
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晴雯与湘云的结局暗示,呼应“金陵十二钗”中“双星”的宿命。
五、结构特色
回目常通过象征手法(如“风尘怀闺秀”隐喻贾府兴衰)和预言性语言(如“假语村言”贯穿全书)构建叙事框架,部分回目(如第五回、第二十七回)被公认为“点睛之笔”,揭示人物性格与情节发展的关键。
以上回目仅为前八十回的概要,后续章节(如宝玉中举、家族复官等)的回目同样蕴含深刻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