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登泰山》是李健吾的一篇散文,作于1961年,并于同年发表。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泰山遇雨时所见到的奇特风光,以及雨中登山的独特感受。李健吾在文章中不仅表现了登山的“雨趣”,还通过对雨景的描写,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赞美之情。文章语言优美,情趣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雨中登泰山》中,作者从火车上遥望泰山,回忆起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在此登临的情景,如孔子、杜甫等,并表达了自己对泰山的敬仰和向往。尽管出发时天气不佳,下着淅淅沥沥的雨,但作者并未因此退缩,反而怀着一种“壮怀难束”的心情,毅然踏上了登山之路。在雨中,泰山显得更加崔嵬壮丽,云雾缭绕,仿佛仙境一般。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泰山的自然美景和风雨变幻展现得淋漓尽致。
文章中,作者还引用了唐代诗人鲍元所作的《念奴娇·雨中登泰山》,通过这首词进一步烘托了雨中登泰山的意境和情感。鲍元的词中,雨丝飘洒,云雾迷离,翠影朦胧,仿佛将人带入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作者通过对这首词的引用,不仅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内涵,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雨中登泰山》不仅是一篇描写自然景色的文章,更是一篇抒发作者内心情感的作品。通过雨中登山的经历,作者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文章中的情感真挚而深沉,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动。
总的来说,《雨中登泰山》是一篇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的散文。李健吾通过对雨中泰山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不畏困难的人生态度。这篇文章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适合各个年龄段的学生阅读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