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径幽深”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义
字面解析 - 曲:
弯曲的小路或河流
- 径:小路或路径
- 幽:深远、僻静
- 深:幽深、深邃
整体指弯曲的小路通向深远僻静的地方,常用于形容自然景观或人文环境。
引申含义 该成语可引申为人生道路的隐喻,象征人生需经历曲折波折才能抵达内心宁静的境界,强调过程的重要性超过结果。
二、出处与背景
文学出处:
最早见于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诗中描绘了禅院周围蜿蜒小路通向幽静花木的景象)
历史背景:常建通过此句表现禅宗思想中“直指人心”的反衬,体现“曲径通幽”的哲学内涵。
三、用法与结构
结构:联合式成语,可作谓语、定语或状语
近义词:幽静山谷、曲径通幽(部分重复)
反义词:繁华闹市、直截了当
四、示例与意境
自然景观:形容山林间蜿蜒小路通向古寺或深林的静谧画面,如“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人文环境:可比喻艺术创作中含蓄的表达方式,如“曲径通幽是艺术上的含蓄”
五、哲理内涵
人生隐喻:幽深之处象征内心修心养性的境界,强调在曲折人生路上保持平和心态的重要性
艺术象征:在文学和艺术中,常通过“曲径”表现事物发展的曲折性,与“直抒胸臆”形成对比
综上,“曲径幽深”既是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被广泛应用于文学、艺术和哲学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