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八首》其七中提到的典故包括:
主父偃:
主父偃是西汉时期的一位官员,他曾游学四十余年,但一直未得官位,生活贫困。他的父母兄弟都看不起他,甚至不认他为儿子。后来,主父偃成为中大夫,但诗中描述的是他未遇时的困境。
朱买臣:
朱买臣是西汉时期的一位官员,他未做官时以打柴为生,妻子因耻于与他共同生活而改嫁。后来,朱买臣成为会稽太守,但诗中描述的是他未发迹时的悲惨生活。
陈平:
陈平是西汉时期的一位重要政治家,他少年时家贫,住在背靠城墙的破房子里,以破席当门。后来,陈平成为汉惠帝、吕后、汉文帝的丞相,封曲逆侯,但诗中描述的是他未得志时的情景。
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是西汉时期的一位文学家,字长卿。他游临邛时,与卓文君私奔至成都,家中一无所有,生活极为贫困。后来,司马相如成为汉景帝时的武骑常侍,汉武帝时为郎,孝文园令,但诗中描述的是他未发迹时的境况。
这些典故通过对比这些历史人物的坎坷遭遇和后来的辉煌成就,表达了诗人左思对当时社会不公的愤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