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忍睹”是一个汉语成语,指凄惨、悲惨的景象或情况让人看了感到极度不适或心痛,以至于不忍心直视。以下是具体解析:
一、基本含义
核心词义:凄惨到让人不忍心看
补充说明:可作谓语或定语,常用于形容灾难、悲剧等场景
二、成语出处
原句:唐·李华《吊古战场文》:“伤心惨目,有如是耶!”
相关诗句:清代黄小配《洪秀全演义》:“尸首堆积,惨不忍睹。”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惨不忍闻(侧重声音或气味)、惨绝人寰(形容极端悲惨)、触目惊心
反义词:喜闻乐见(与“惨不忍睹”形成鲜明对比,如“这部电影的结局虽悲壮但令人深思”)
四、用法示例
自然灾害:
地震后的废墟惨不忍睹
社会现象:
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匮乏惨不忍睹
文学描写:
小说中角色被暴击后的惨状描写惨不忍睹
五、结构分析
拼音与结构:cǎn bù rěn dǔ(四字成语,前半部分“惨不忍”为状语,后半部分“睹”为谓语)
语法功能:可单独使用,如“这幅画惨不忍睹”,也可用于复杂句子中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不忍睹”不仅是一个表达悲惨场景的常用成语,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学表现力。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