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忍心”是一个汉语成语,表示在情感上无法接受或难以割舍某种行为或情境,通常与同情、怜悯等情感相关。其核心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义
情感上的不忍 指因同情、怜悯等情感而无法狠下心去做某事,例如:
- 看到老人摔倒不忍心不扶
- 听到孩子哭泣不忍心离开
引申含义
也可用于描述因道德或原则不愿面对某些真相或困难,如:
- 不忍心揭露朋友的错误
- 不忍心放弃原则
二、结构与用法
语法功能: 作谓语、定语或状语,例如: 他 不忍心
这种行为实在 不忍心继续
近义词:怜悯、同情、心软、舍不得
反义词:忍心(能硬着心肠做不愿做的事)
三、典型例句
日常生活 - 她不忍心拒绝朋友请求
- 看到流浪动物流浪不忍心丢弃
历史典故
- 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情感上的不忍)
- 孟子《孟子·离娄下》:“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道德原则上的不忍)
四、与其他相似词的辨析
“不忍耐”:
侧重生理或心理上的无法忍受,如“天气炎热不忍耐”,与“不忍心”的情感色彩不同。
综上,“不忍心”主要表达情感上的无法接受,常与善良、同情等品质相关,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深层含义。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