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桥梁网—你的文案搜索专家

文案桥梁网—你的文案搜索专家

"诸葛亮吊孝

59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是一个歇后语,其含义和背景如下:

一、核心含义

假仁假义

该歇后语最典型的解释是 伪装仁慈善良,指故意做出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如吊孝)来掩盖真实意图(如联合东吴抗曹)。这一解释源于《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周瑜去世后,为维护孙刘联盟,伪装悲痛以达成战略目的的情节。

装模作样

另一层含义是 故意做作,故作姿态,强调行为的不自然和虚伪性。例如《荆钗记传奇》中就有类似表述。

二、出处与背景

该歇后语直接来源于《三国演义》第57回,描述东吴周瑜因诸葛亮三次气死自己后,诸葛亮以吊孝为名前往江东,实则借机联合东吴抗曹的故事。后世据此典故衍生出"装模作样"的歇后语形式,既保留了原故事中诸葛亮的伪装行为,又通过简洁的语言概括了其策略。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作模作样、矫揉造作、无病呻吟

反义词:本来面目、真才实学

四、用法与寓意

该歇后语多用于批评虚伪做作的行为,含贬义,通常作谓语、定语或状语。例如:

他像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通过这一歇后语,人们既形象地概括了诸葛亮的策略,也常以此比喻现实中的虚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