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诺千金:
出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形容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一鼓作气:
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原意是作战时第一次击鼓可以振作士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一饭千金: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曾受漂母一饭之恩,后来功成名就,以千金相报,形容知恩图报。
东山再起:
出自《世说新语·排调》,比喻隐退后再任要职,也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
卧薪尝胆: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睡在柴草上,每天尝苦胆,以此激励自己复仇,最终成功。
三顾茅庐:
出自《三国演义》,刘备三次亲自上山拜访诸葛亮,最终请得诸葛亮出山相助。
孺子可教:
出自《史记·留侯世家》,张良在桥上遇到一位老人故意把鞋子扔到桥下,老人让他捡起来穿上,张良照做,由此显示出他的谦卑和可教。
老当益壮:
出自《后汉书·马援传》,马援虽年老但志气豪迈,仍愿为国家效力。
投笔从戎:
出自《后汉书·班超传》,班超因不满官场生活,投笔从军,最终成为著名军事将领。
揭竿而起:
出自《史记·陈涉世家》,陈胜、吴广起义时,用竹竿举起反抗的旗帜,象征起义的开始。
四面楚歌: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被围困在垓下,听到四周都是楚地的歌声,感到大势已去。
暴殄天物:
出自《尚书·武成》,形容极其浪费,不知爱惜。
暗渡陈仓: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表面上是进攻赵国,实际上却暗中派兵从陈仓道进攻,出其不意。
嗟来之食:
出自《左传·宣公二年》,形容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纸上谈兵:
出自《晋书·杜预传》,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负荆请罪: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向蔺相如认错赔罪,表示诚心诚意。
怒发冲冠: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形容愤怒到极点。
手不释卷:
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形容勤奋好学,书本不离手。
韦编三绝:
出自《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年爱读《易》,翻动次数过多,使穿竹简的皮带断了三次。
墨守成规:
出自《战国策·齐策六》,比喻死守老规矩,不知变通。
病入膏肓:
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形容病情严重到无法救治的地步。
鸡犬升天:
出自《史记·封禅书》,比喻一个人得势,跟他有关系的人也由此得到好处。
高山流水:
出自《列子·汤问》,比喻知音难寻或乐曲高妙。
图穷匕见:
出自《战国策·燕策三》,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口蜜腹剑:
出自《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形容人表面和善,内心险恶。
风声鹤唳:
出自《晋书·谢玄传》,形容人心惶惶,疑神疑鬼。
破釜沉舟: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在渡过漳水时,下令打破炊具,沉掉渡船,表示决心战斗到底。
程门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