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孝顺的典故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著名的例子:
大孝感天
舜是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史称虞舜。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但舜始终孝顺,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舜的孝行感动了天帝,最终被选为继承人,并登天子位。
闻雷泣墓
王裒是魏晋时期的人,博学多能。他的父亲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教书,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四子,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他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亲口尝过母亲所服的汤药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卖身葬父
董永,东汉时期千乘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女子自称是天帝之女,帮助董永还债。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刻木事亲
丁兰,东汉时期河内人,幼年父母双亡,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
行佣供母
廉范,东汉时期蜀国人,因父亲去世,卖身葬父,后成为蜀汉名将。
怀橘遗亲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人,6岁时到袁术家做客,袁术命人取出蜜橘招待他,他没吃,而是悄悄藏在怀里,想拿给母亲尝尝。袁术大为惊讶,感叹他小小年纪便有如此孝心。
温席侍亲
黄香,古代人,9岁时母亲去世,从此更细心地照顾父亲,一人包揽了所有的家务事。冬天,他先钻到冰冷的被窝里,用身体温热被子后,再扶父亲上床睡下。夏天,他每晚都先把凉席扇凉,再请父亲去睡。
弃官寻母
朱寿昌,宋代天长人,七岁时生母被嫡母嫉妒,改嫁他人。50年后,他在朝做官,刺血书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最终在陕州找到生母,母子欢聚。
打虎救父
闵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因继母虐待,冬天穿芦花棉衣,冻得发抖,拉车时绳子散落在地上,父亲得知后要休弃继母。闵子骞跪求父亲不要休弃母亲,父亲被他的孝心感动,最终没有休弃继母。
这些典故都体现了古人孝顺父母的高尚品德,流传千古,成为后世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