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桥梁网—你的文案搜索专家

文案桥梁网—你的文案搜索专家

普希金写的自由颂摘抄及赏析?

59

《自由颂》是俄国诗人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于1817年创作的一首诗,它以激昂的语言和战斗的精神,号召人民起来反抗沙皇专制统治,歌颂自由和法制的力量。以下是《自由颂》的部分摘抄及其赏析:

摘抄

“快走开,不要让我再看见,柔心弱骨的基西拉岛女皇!你在哪儿,自由的高傲歌手?你在哪儿,你让君王闻声丧胆,来吧,来撕下我的桂冠,砸碎我的娇柔的竖琴……”

“我要对世界歌颂自由,抨击帝王专制的弊端;请给我指出那个高尚的高卢人的尊贵的足迹,你使他唱出勇敢的赞歌,面对光荣的苦难而不惧。”

“变化无常的命运之神的宠儿,全世界的暴君,发抖吧!你们呢,倒下的奴隶,站起来!奋勇抗争,要仔细倾听我的声音啊!”

“唉,不管目光投向哪里,到处是皮鞭,到处是镣铐,法律被践踏,无比可耻;自由受拘禁,唯有哭嚎。”

“只有当神圣的自由和强大的法律结合在一起;只有当法律以坚强的盾保护一切人,它的利剑被忠实的公民的手紧握,挥过平等的头上,毫无情面;只有当正义的手把罪恶从它的高位向下挥击,这只手啊,它不肯为了贪婪或者畏惧,而稍稍姑息。”

赏析

反专制主题:普希金在这首诗中明确表达了对沙皇专制统治的反抗和对自由的渴望。他通过号召人民起来斗争,抒发了人民的心声,展现了强烈的战斗精神和昂扬的激情。

法制与自由:普希金强调,只有将“神圣的自由”与“强大的法度”紧密结合起来,国家才能太平,人民才能安居乐业。他警告沙皇亚历山大要记取教训,不要重蹈罗马暴君卡里古拉和俄国暴君巴维尔一世的覆辙,强调了法制的至高无上和不可侵犯性。

平等与正义:普希金指出,无论是君王还是平民,在法度面前都是平等的,都不能滥用法度。统治者的权力是法度给予的,而不是靠继承自然得来,因此,尽管他们凌驾于人民之上,统治人民,但他们的行为必须受法度的制约,绝不能恣意妄为。

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普希金在诗中引用了法国大革命中法王路易被斩首的事例,说明帝王若玩弄法度于股掌,必然遭受严惩;人民若蔑视法度,亦将导致新的独裁,并给自己带来灾难。这一事例增强了诗歌的讽刺意味和历史感。

号召与激励:普希金以激昂的语言和充满激情的笔触,激励人们要勇敢地站起来,反抗专制暴政,追求自由和正义。他呼吁人们要牢记历史的教训,坚持法制的尊严,共同维护人民的自由和安宁。

总的来说,《自由颂》是普希金早期反专制暴政的重要作品,它以鲜明的主题、深刻的见解和强烈的情感,成为俄国文学史上歌颂自由和法制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