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咏史》全诗译文如下:
一、原文与注释
```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
二、逐句译文
首联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纵观历史上的国家兴衰,成功的根源在于勤俭节约,而衰败的导火索则是奢侈浪费。 *注:此句被历代统治者奉为治国理政的座右铭,概括了历史规律。*
颔联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何必非要用琥珀做枕头,难道珍珠才是称王称霸的必备?
*注:通过夸张手法批判徒尚虚荣的奢华风气,强调务实精神的重要性。*
颈联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时运不济时即便遇到千里马也难以驾驭,国力衰弱时连蜀山之蛇都难以拔除。 *注:以物喻人,暗指缺乏贤才和强权支撑的困境。*
尾联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几个人曾预见到舜帝的《南风歌》?最终只有苍梧山对着华盖(象征帝王)悲泣。 *注:追思古代圣君,感慨无人能预知历史结局,唯有历史本身在长河中见证兴衰。*
三、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文宗开成五年(840年),正值其执政后期。诗中既表达了对唐文宗本人虽能节俭却无力扭转国家颓势的遗憾,也暗含对晚唐政治腐败、宦官专权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