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名基,字伯温,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之一。他出生于1311年,卒于1375年,浙江青田(今浙江温州文成县)人。
早年经历
刘伯温自幼聪颖过人,12岁便考中秀才,被誉为“神童”。他广泛涉猎天文、地理、军事、文学等知识,17岁时入杭州西湖大涤书院求学。然而,由于元末乱世,他的学业之路并不顺利,曾为富户人家担任家庭教师,并投靠吴王张士诚。
加入明朝
在朱元璋的邀请下,刘伯温于1360年加入明朝,成为其重要谋士。他凭借过人的智谋和胆识,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参与了稳固后方、调度军队、制定战略、出谋划策等工作,展现了超凡的智慧和才能。
政治和军事成就
刘伯温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成就显著。他协助朱元璋消灭了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建议朱元璋自立“大明”国号,以招揽天下义师的民心。他还参与了凤阳建都、平定王保保和选任宰相等重大事务。
文化和思想贡献
刘伯温不仅是一位政治家和军事家,还是一位文学家和思想家。他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其文学作品和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民本思想、以道事君的理念以及以智制胜的军事策略,都体现了他的智慧和人格魅力。
晚年和退隐
刘伯温在明朝初期的动荡时期,敏锐地感觉到自己面临被冷落、被排斥乃至被铲除的危险。于是,他在年龄刚过六十时,当机立断,激流勇退,告老还乡,闭门谢客,不再过问朝政。
总结
刘伯温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以其卓越的智慧和非凡的才能,助力朱元璋建立明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的政治、军事、文学和思想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神机妙算”的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