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桥梁网—你的文案搜索专家

文案桥梁网—你的文案搜索专家

于谦的资料和时代背景?

59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是 明代永乐时期的一位杰出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大明续命人”和千古忠臣之一。他出生于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杭州市上城区),祖籍考城(今河南省民权县程庄镇于庄村)。于谦是汉族人,永乐十九年(1421年)进士出身,曾任兵部尚书、少保等职,世称于少保。

于谦在宣德初授御史,出按江西,迁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在正统十四年(1449年)的土木之变中,明英宗被俘,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为明景泰帝。瓦剌兵逼京师时,他身自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最终迫使也先遣使议和,使太上皇得归。

于谦在官场中秉持正直、清廉的原则,深受同僚和百姓的尊敬。他生活在一个朝廷上下已相当腐败,贪污贿赂成风,宦官把持朝政,明朝政权已危机四伏的时代。于谦为人正直,做官清廉,曾巡按江西,巡抚晋豫,在任山西巡抚时,轻装骑马走遍了所管辖的地区,访问父老,考察当时各项应该兴办或者革新的事,并立即上书。

于谦的军事才能卓越,他在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被俘,明朝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于谦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主张坚守北京,积极备战,并亲自指挥了北京保卫战。在这场战役中,他运用灵活的战术和坚定的决心,成功击退了瓦剌军队的进攻,保卫了明朝的首都和皇帝的安全。

天顺元年(1457年),于谦以“谋逆”罪被冤杀,后平反,被追赠为“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谥号“忠肃”,有《于忠肃集》传世。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