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头尖身细白如银,论秤没有半毫分。眼睛长在屁股上,只认衣衫不认人”这首打油诗的解释如下:
一、谜底解析
这首诗的谜底是 缝衣针,谜面通过形象的比喻描绘了缝衣针的特征:
“头尖身细白如银”:
形容缝衣针的形状细长且银白色。
“论秤没有半毫分”:
指缝衣针非常细小,无法用常规秤量。
“眼睛长在屁股上”:
暗指缝衣针的针孔位于尾部(屁股)。
“只认衣衫不认人”:
讽刺缝衣针只与衣物接触,不辨人情冷暖,常被用来比喻只重利益而忽略情感的人。
二、背景补充
该诗出自明代孟习欧的《打油诗》,原诗为:
```
头尖身细白如银,论秤没有半毫分。
眼睛长在屁股上,只认衣衫不认人。
```
此诗通过缝衣针的特性,讽刺了当时社会上某些人只重利益、轻情义的世态炎凉。
三、同类打油诗示例
孟郊的《针》也涉及类似主题:
```
头尖身细白如银,论秤没有半毫分。
眼睛长在屁股上,只认衣衫不认人。
古人结交而重义,今人结交而重利。
```
此诗在描述缝衣针特性的同时,进一步批判了社会风气的变迁。
综上,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缝衣针的意象,展现了民间文学的讽刺与智慧。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