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志存高远,且淡泊明志”出自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所著的《诫子书》。该书是诸葛亮在临终前写给儿子诸葛瞻的家书,旨在劝勉其树立远大理想并保持品德修养。
原文出处
《诫子书》中相关段落为:
>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译文:
> 君子修养自身需保持宁静淡泊,只有淡泊名利才能明确志向,只有内心宁静才能实现远大目标。
核心思想
志存高远:
强调人应树立远大理想,以圣贤为榜样,使志向在内心生根发芽;
淡泊明志:
指出名利是身外之物,真正的追求在于坚守道德准则与实现自我价值。
历史地位
《诫子书》与《诫外甥书》并称“诸葛亮散文代表作”,被后世视为修身励志的经典文献,对个人品德培养与社会责任感教育影响深远。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