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告的格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标题
标题的写法有三种:
1. "通告"。如遇特别紧急情况,可在通告前加上“紧急”二字。
2. "关于xxx的通告"。
3. "xxx关于xxx的通告"。
4. "xxx的通告"。
通告的标题还可以包括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例如:“国家教委关于维护中小学正常教学秩序的通告”。
正文
正文一般包括通告的缘由、通告事项和执行要求。
缘由部分位于正文开端,主要介绍通告的背景、根据、目的、意义等,常用特定承启句式如“为……,特通告如下”或者“根据……,决定……,特此通告”引出通告的事项。
通告事项是通告全文的核心部分,包括周知事项和执行要求。撰写这部分内容,首先要做到条理分明,层次清晰。如果内容较多,可采用分条列项的方法;如果内容比较单一,也可采用贯通式方法。其次要做到明确具体,需清楚说明受文对象应执行的事项,以便于理解和执行。
落款
落款应写明发布通告的单位名称及成文时间,并加盖发文单位印章。如果发布通告的单位名称已出现在标题中,则可将单位名称省略,只标注成文时间,并加盖印章。
其他要素
通告的发文字号:如果是政府发布通告,要有正规的发文字号,如“市政告字〔1997〕6号”。如果是某一行业管理部门发布通告,则可采用“第×号”的方式,标示位置在标题之下正中。一些基层企事业单位发布的通告,也可以没有字号。
综上所述,通告的格式可以总结为:
标题:根据情况选择适当的标题写法,包括“通告”或“关于xxx的通告”等形式。
正文:包括缘由、事项和结尾三部分,缘由部分介绍背景、根据、目的、意义,事项部分明确具体,结尾部分用“特此通告”或“以上通告望遵照执行”等惯用语。
落款:写明发布通告的单位名称及成文时间,并加盖发文单位印章。
其他要素:包括发文字号,根据发布主体和权限选择适当的格式。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