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体现汉字特点的歇后语,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谐音歇后语(利用同音或近音字)
1. 咸菜煎豆腐——有言(盐)在先
2.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3. 嘴上抹石灰——白说(刷)
4. 精装茅台——好久(酒)
5. 猪八戒拍照——自找难堪(看)
二、字形结构歇后语(通过字形拆解产生双关)
1. 树小荫凉少——照应(罩影)不到
2. 玻璃菩萨——明白人(神)
3. 麻秆做扁担——担当不起
4. 阎王扮观音——神不神,鬼不鬼
5. 包米秸子喂牲口——天生的粗料
三、字义引申歇后语(通过字义转换形成幽默)
1. 寿星打靶——老腔(枪)
2. 寿星弹琵琶——老生常谈(弹)
3. 麦柴秆吹火——小气(器)
4.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5.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四、谐音与字形结合歇后语
1. 雨伞打油诗——无法(发)无天
2. 老师写板书——一言(文)难尽
3. 烧火做饭——长叹(炭)
4. 空中楼阁——画(幻)中楼阁
注:部分歇后语存在多义性,如“精装茅台——好久(酒)”中“好久”为谐音梗,而“老腔(枪)”则利用了“腔”与“枪”的谐音。建议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含义。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