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对人生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具体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引导作用
提供行为准则
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的根本看法,它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判断善恶、美丑、福祸、荣辱、利害等提供了基本准则。例如,一个秉持奉献价值观的人,会倾向于选择服务社会的行为,而忽视个人利益。
塑造人生目标
价值观直接影响个人对人生目标的设定。若认为物质财富是核心价值,可能将职业成就作为人生追求;若重视精神满足,则可能追求知识或人际关系。
二、塑造作用
与世界观、人生观的互动
世界观决定人生观,价值观是世界观的核心组成部分。例如,唯物主义世界观可能催生以物质利益为导向的人生观,而理想主义世界观则可能塑造以精神追求为核心的人生观。 同时,人生观也会反作用于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三者相互塑造的动态关系。
文化与社会的塑造
价值观通过社会化过程(如家庭、教育、文化传统)传递,形成群体共有的价值取向,从而塑造集体的人生观。
三、调节作用
动机与行为的导向
价值观决定人的自我认识和行为动机。在相同客观条件下,不同价值观会导致不同行为选择。例如,追求公平正义的价值观会驱使人们参与社会公益,而功利主义价值观则可能导向个人利益最大化。
认知与需求的反映
价值观反映人们对客观世界及行为结果的评价,体现主观认知需求。例如,重视健康价值观会促使人们养成规律作息的习惯。
总结
价值观通过引导、塑造、调节机制,与世界观、人生观共同构成个人价值体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能为人生成长提供灯塔,而错误的价值取向则可能导致人生方向的偏差。在多元社会背景下,掌握独立价值判断能力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