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是元代杂剧作家王实甫的代表作,讲述了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这部作品通过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波折,表达了作者 对自由恋爱和婚姻自主的向往,以及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具体来说,作品中的爱情表达了几方面的思想感情:
对自由恋爱的向往:
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是一见倾心式的,他们互相愉悦的是彼此的容貌,互相倾慕的是彼此的才华,这是一种出自内心的自然吸引,没有考虑到门第和财产。这种自由选择的爱情与封建礼教的要求相违背,体现了作者对自由恋爱的向往。
对婚姻自主的追求:
张生和崔莺莺在丫鬟红娘的帮助下,冲破老夫人的重重阻挠和破坏,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一情节表达了作者对婚姻自主的追求,以及对封建家长制的不满。
对封建礼教的反抗:
《西厢记》具有强烈的反封建色彩,通过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提出了“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口号,这是对封建时代广大青年男女愿望的呐喊,反映了他们对封建礼教束缚的反抗。
对美好爱情的赞美:
作品通过对崔莺莺和张生爱情波折的描写,展现了超越封建礼教束缚的纯真爱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符合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审美观点。
综上所述,《西厢记》通过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表达了作者对自由恋爱和婚姻自主的向往,对封建礼教的反抗,以及对美好爱情的赞美。这些思想感情使得《西厢记》成为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