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桥梁网—你的文案搜索专家

文案桥梁网—你的文案搜索专家

牡丹亭绕池游赏析?

59

《牡丹亭·游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中的一段,从【绕池游】至【隔尾】称为《游园》。这段戏主要刻画了杜丽娘的内心世界,准确地把握了人物的心理脉搏,是杜丽娘性格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在《诗经·关雎》洲渚之兴的启迪下,杜丽娘和春香瞒着父母到后花园游玩,看到袅情丝,引起青春的觉醒。作者着重刻画了杜丽娘春情难遣的寂寞和对环境的隐隐不满。游园前的心理活动表现出贵族少女矜持和娇羞的特点。来到园中,刻画女主人公内心激起的巨大波澜,惊诧、感叹、悲叹、忧怨构成了丰富的心理内涵。作品成功地写出了从不断地感情沉积中走向冲破临界状态的心灵历程,其间有踌躇徘徊,有回旋起伏。

《游园》一出,是杜丽娘性格发展的重要转折点。由六支曲子组成,前三支曲子主要写杜丽娘游园前的心理活动。【绕池游】写杜丽娘对深闺内院枯寂生活的厌倦和春光撩人、青春向往的心态。黄莺婉转的歌声惊醒了杜丽娘,也谕示了春天的来临。这里的梦还包含着催醒了女主人公的春情。“乱煞”点出了杜丽娘意绪缭乱的少女情态。“小庭深院”描写了杜丽娘的生活环境,“小”字、“深”字准确地说明了杜丽娘生活天地的狭窄、阴冷。

【步步娇】写杜丽娘游园前对镜梳妆时的内心活动。杜丽娘被缚深闺,无法感受外面姹紫嫣红的春光明媚,只能从吹进幽深的庭院来的晴丝中窥见春天的踪迹。吹进庭院里的春丝也可看做是春光打开了杜丽娘闭锁的心扉,被萌生的情思逐渐推开的那种心理写照。同时,这也巧妙地反衬了杜丽娘的细心观察和极其敏感的性格特征。“晴”与“情”、“丝”与“思”谐音双关,又可指女主人公心中飘忽、微妙的情思。作者描绘的既细腻又生动。

总的来说,《牡丹亭·游园》通过杜丽娘的游园经历,展现了她从深闺中的寂寞到青春觉醒的过程,以及她对自由和爱情的向往。这段戏不仅情感丰富,心理刻画细腻,而且通过优美的曲词和生动的表演,成为了中国古典戏曲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