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中的崔莺莺形象具有显著的进步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身份和形象的转变
在《莺莺传》中,崔莺莺是一个没落贵族之女,形象较为简单。而在《西厢记》中,她成为一位聪明美貌、知书达理的相国小姐,形象更加复杂和立体,使观众能更全面地理解和接纳这个角色。
性格上的突破
在《莺莺传》中,崔莺莺遵守封建礼教,面对救命恩人张生也选择不出场。但在《西厢记》中,她勇敢地突破了这些束缚,虽然仍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但在面对爱情和幸福时,她表现出了坚定的信念和勇敢的行动。
反封建礼教的精神
《西厢记》表现了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进步思想。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故事,展示了青年男女对真挚感情的执着追求,并将爱情置于功名利禄之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情的真谛。
艺术形象的塑造
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创造性地运用了艺术辩证法,准确地揭示了崔莺莺性格上的外“冷”内“热”、内心深处的“真”与外在言行的“作假”、心口不一等矛盾,传神地刻画了她和张生在红娘帮助下的曲折恋爱过程。
追求自由和尊严
崔莺莺在作品中由端庄的富家小姐逐渐萌发出反叛心理,为了爱情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视功名利禄为“蜗角虚名,蝇头小利”,最终与张生共同面对重重困难,追求自由与尊严。
综上所述,崔莺莺在《西厢记》中的进步性不仅体现在身份和形象的转变、性格上的突破,还体现在反封建礼教的精神、艺术形象的塑造以及追求自由和尊严等方面。这些特质使得崔莺莺成为了中国文学中一个独特的符号,代表了封建社会中女性的觉醒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