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纪律习惯评价表的填写,需根据具体场景和评价维度进行规范填写。以下是综合整理的填写指南:
一、基本信息部分
学生个人信息 填写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家庭住址等基础信息,确保与学籍档案一致。
二、学科成绩与纪律指标
学科成绩
学期结束时由班主任根据原始分数评定等次(如A、B、C、D四个等级)或优、良、合格、不合格。
部分学校会设定优秀率指标(如不超过20%)。
纪律行为指标
根据学校规定,从课堂、课间、集会等不同场景量化行为表现:
课堂表现: 按时上课、积极参与互动、遵守课堂规则。 课间行为
集会活动:升旗仪式、做操时保持肃静、服从指挥。
日常规范:按时作息、保护公物、团结同学。
自我约束:独立完成作业、遵守保密义务、诚实守信。
每项违规行为按次数扣分,例如:课间追打1次扣1分,自习不自觉学习1次扣1分等。
三、评价层次与方法
自评 学生根据自身表现对照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填写“优/良/合格/不合格”。
互评
同学之间相互评价,促进相互监督与学习。
师评
教师根据观察和记录进行专业评价,提供具体反馈。
总评
综合自评、互评、师评结果,给出最终评价等级。
四、注意事项
避免模糊描述: 评价应具体、客观,如“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比“表现良好”更具针对性。 平衡发展
及时沟通:若评价结果存疑,应及时与学生沟通确认。
以上内容综合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常见维度,具体填写时可参考学校提供的模板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