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文明礼仪行为规范是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涵盖日常行为、课堂礼仪、社交规范等方面。以下是综合整理的核心规范:
一、日常行为规范
仪容仪表 - 头发:男生前发不覆额、侧发不掩耳,后发不及领;女生前发不遮眼、侧发不掩睛。 - 穿着:校服整洁得体,运动鞋为主,不穿拖鞋、高跟鞋或奇装异服。 - 饰品:不佩戴首饰、指甲油、纹身等。
进校出校
- 骑车:禁止骑自行车上下学。 - 证件:主动出示校讯通卡或门禁卡,接受检查时保持安静。 - 交通: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
作息时间
- 预备铃响后静候上课,不迟到早退旷课。 - 下课铃响后起立,经老师同意再离校。
二、课堂礼仪规范
起立行礼
- 老师进教室后,全班起立行注目礼或少先队队礼,齐声问好。 - 退场时主动向老师道别。
发言互动
- 举手发言,姿态端正,声音洪亮清晰。 - 听他人发言时保持安静,不随意打断。
课堂纪律
- 保持坐姿端正,不随意下位走动或做小动作。 - 未经允许不擅自使用教具或资料。
三、社交与公德规范
尊师重道
- 进老师办公室先敲门报备,经允许再进入。 - 不对老师评头论足,尊重隐私。 - 老师讲话时保持安静,离开时礼貌告别。
文明待人
- 对同学友好互助,不欺侮弱小。 - 接受物品时起立用双手,借用后及时归还。 - 不随意打断他人讲话,妨碍他人需道歉。
公共环境
- 保持教室、图书馆等场所整洁,不乱扔垃圾。 - 爱护公物,如桌椅、电器等,不随意损坏。 - 集会时守时肃静,发言先向师长致礼。
四、其他补充规范
电话礼仪: 接听电话时先说明身份,通话结束主动挂断。- 网络行为
通过以上规范的学习与实践,学生不仅能够提升个人素养,还能为营造文明校园环境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