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行不倦”是一个汉语成语,指坚定地履行所学,不知疲倦地持续努力。具体含义和背景如下:
一、基本释义
笃行:
指忠实履行、坚定地实践。强调将知识或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注重“知行合一”。
不倦:
表示不感到疲倦、持续努力。体现一种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进取精神。
二、出处与背景
该成语出自《礼记·儒行》:“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原文强调君子应广泛学习且永不停歇,同时将所学知识切实付诸行动。
三、核心内涵
知行合一:
强调学习与实践的辩证关系,认为知识需通过行动才能实现价值。
持续进取:
倡导以积极态度面对困难,通过不断努力实现目标。
四、相关延伸
与“博学而不穷”的关联:两者共同构成《礼记》对君子修养的描述,前者强调知识的广度,后者突出知识的实践价值。
现代应用:常用于形容科研工作者、企业家等需长期投入、持续探索的群体,如“科研工作者需笃行不倦,才能突破技术瓶颈”。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笃行不倦”既是对个人品德的要求,也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方法论。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