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的雅称可以用两个字概括如下:
一、春季雅称
阳春:
南方地区常用,如“阳春三月”。
三春:
农历正月、二月、三月合称,孟郊《游子吟》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九春:
春季90天,每10天为一春,阮籍《咏怀》称“悦怿若九春”。
青春:
万物复苏时的葱郁景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用“青春作伴”表达喜悦。
芳春:
强调花草繁茂,陈子昂《感遇》以“众木爱芳春”描绘生机。
二、夏季雅称
朱明:
夏季别称,如“朱夏”“炎节”,与“朱律”等词并称。
长夏:
特指农历四月到六月,白居易《观刈麦》中“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即指此期。
昊天:
北方天空的称呼,与“苍天”(春季)相对。
三、秋季雅称
三秋:
农历七月、八月、九月合称,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首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涉及。
九秋:
秋季90天,王羲之《兰亭集序》以“秋日私语”开篇。
素商:
五行中属商音,对应秋季肃杀之气。
四、冬季雅称
玄英:
黑色或代指冬季,唐代诗人方干《春雪》诗中有“玄英飞雪满前川”。
严冬:
强调冬季严寒,如“严冬腊月”。
元英:
北方对冬季的称呼,与“玄英”并称。
补充说明
四时/四序/四时令:更广义的表述,涵盖四季循环。
青阳(春季)、 朱明(夏季)等个别雅称因文学作品流传较广,常被单独使用。
以上雅称多源于自然现象、五行学说或文学意象,体现了古人对季节的细腻观察与文化内涵。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