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心见性是功,平等无着是德”出自佛教禅宗经典《六祖坛经》,是禅宗核心思想的重要表述之一。以下是具体解析:
一、核心含义
明心见性是功 指通过修行觉察到内心本具的佛性(即清净、智慧的本性),这种觉悟被视为修行的根本功绩。只有真正认识到自性,才能超越世俗烦恼,达到解脱境界。
平等无着是德
平等指对所有众生的无差别心,不因身份、地位差异而产生偏执;无着则是指超越对物质、现象的执着,达到心境的宁静与自由。这种心态是修行人应具备的道德品质。
二、相关阐释
念念无滞,常见本性: 修行需保持心念的清明,不被外境干扰,时刻觉察到与本性的连接。 自性建立万法,心体离念
内心谦下与外行于礼:谦逊的态度是内在修功,而遵循礼法是外在修德的体现,二者相辅相成。
三、实践意义
这一思想强调修心见性的内在价值,反对单纯依赖外在形式(如礼节、功德)的修行观。它倡导通过直指人心、返璞归真,达到“自性本净,万法归宗”的境界。
综上,《六祖坛经》通过“明心见性”与“平等无着”的辩证关系,为禅宗奠定理论基础,影响了中国佛教及东亚文化圈的价值观。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