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出处:战国·孔子后学《易传·象传下·益》
解释:见了善行就追随,有了过错就改正。
改过不吝,从善如流。
出处:宋·苏轼《上皇帝书》
解释:改正错误毫不吝惜,听从善言就像水流向低处一样迅速自然。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出处:先秦·左丘明《晋灵公不君》
翻译:哪个人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大的好事了。
过而能改者,民之上也。
出处:《尚书·仲虺之诰》
解释:能够改正错误的人是最高的民众。
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
出处:陆九渊《与傅全美》
解释: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感到高兴,知道自己的过错并不回避,改正错误也不害怕。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出处: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卷一》
解释:有错误就改正,没有错误就加以勉励。
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出处:王守仁《改过》
解释:不重视没有过错,而重视能够改正过错。
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
出处:薛瑄《读书录》卷十
解释:秦朝因为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而灭亡,汉朝因为喜欢谋划和听从善言而兴盛。
这些名句都强调了从善改过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勇于承认并改正自己的错误,以达到更高的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