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的小常识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垃圾分类的定义 :垃圾分类是将垃圾按可回收再使用和不可回收再使用的分类法进行区分,以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垃圾分类的方法
可回收垃圾:
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等。
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
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
其他垃圾:包括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
垃圾分类的优点 :垃圾分类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垃圾分类的误区
废纸应尽量保持平整,废纸箱应规整压平。
快递包装盒应去除胶带后投放。
立体包装物投放前应清空内容物,尽量清洗干净、压扁。
废玻璃制品应轻投轻放,有尖锐边角的应包裹后投放。
尖锐的废金属制品应包裹后投放。
用于捐赠的旧衣物应清洗干净后,自行送到专门的捐赠点。
大块纸板、泡沫板等不宜直接投入可回收物收集容器,应规整后置于投放点或预约上门收集。
废电器电子产品应尽量保持完整,不宜自行拆解。
大件垃圾不应随意堆放,应在指定的时间段投放到大件垃圾投放点,或通过电话、网络预约回收企业上门回收。
垃圾分类的标识
可回收物收集容器为蓝色。
有害垃圾收集容器为红色。
厨余垃圾收集容器为绿色。
其他垃圾收集容器为黑色。
垃圾分类的意义:
垃圾分类可以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避免“垃圾围城”的有效途径。例如,回收2000斤的纸可以挽救17棵20年树龄的大树,回收一个易拉罐可以节省3小时的电视电力。
通过以上几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执行垃圾分类,为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