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誓破楼兰”的诗词,综合多来源信息整理如下:
一、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最著名的诗句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全诗通过西北边陲的壮阔景象,展现了将士们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
二、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以豪迈的剑客形象表达对敌人的蔑视与必胜信念。
三、岑参《塞下曲·其二》
“浑驱大宛马,系取楼兰王”,描绘了唐代边疆的军事行动与战略目标。
四、杜甫《秦州杂诗·其七》
“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借楼兰象征外敌,表达对边疆战事的关切。
五、其他诗人相关作品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虽未直接提及楼兰,但展现了类似的家国情怀。
文天祥:《扬子江心第一泉》中“男儿斩却楼兰首,闲品茶经拜羽仙”,以夸张手法表达抗元斗志。
六、其他相关诗词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四》(另版本)“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张仲素:《塞下曲·朔雪飘飘开雁门》(佚名,后归为张仲素)“功名耻计擒生数,直斩楼兰报国恩”。
总结
“誓破楼兰”的意象贯穿唐代边塞诗,既是对楼兰作为边疆障碍的象征性打击,也隐含对国家统一的执着追求。王昌龄的诗句因直白表达将士心声,成为最具代表性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