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桥梁网—你的文案搜索专家

文案桥梁网—你的文案搜索专家

清明重耳节传说?

59

清明节的传说与 介子推和晋文公的故事紧密相关。以下是传说的主要内容:

流亡与救援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因逃避迫害流亡国外,途中又累又饿,几乎无力行走。

随臣介子推在绝望中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成汤给重耳充饥,从而救下了重耳的性命。

忘恩负义

十九年后,重耳成为晋文公,封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但却忘记了介子推的救命之恩。

隐居与追寻

介子推不愿争功讨赏,选择隐居绵山,并带着母亲悄悄离开。

晋文公得知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但介子推坚决不出山。

火烧绵山

有人建议晋文公放火烧山,以逼介子推出山。大火烧遍绵山,却始终不见介子推的身影。

火熄后,人们发现介子推背着老母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已经死亡。

遗言与纪念

晋文公在装殓介子推时,发现了一片衣襟,上面写着:“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禁止生火做饭,只能吃冷食。第二年,晋文公将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柳树复活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名“清明柳”,并晓谕天下。

清明节因此成为了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同时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