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的作者及创作背景如下:
一、作者资料
基本信息 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 - 祖籍:江苏兴化(有说钱塘),出生于兴化白驹镇(今盐城大丰)。 - 生活年代:约13世纪至14世纪,明太祖朱元璋至成祖朱棣统治时期。
仕途经历
35岁中进士后,曾官钱塘,但因与权贵矛盾离职,后流寓江阴、苏州等地教书。 - 晚年居淮安,74岁去世。
相关背景
与罗贯中并称“四大名著”作者,曾共同参与《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创作。 - 生活在元末明初社会动荡时期,对民间起义有深刻观察。
二、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北宋末年,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以宋江为首的36位好汉在梁山聚义,虽最终失败,但民间流传广泛。 - 元朝统治残暴,朱元璋等起义军兴起,为小说提供了社会土壤。
蓝本与素材
最早蓝本为宋代《宣和遗事》,记载杨志卖刀、晁盖劫生辰纲等事件,涉及林冲、武松等人物。 - 元杂剧中梁山英雄人数增至108人,施耐庵在此基础上加工创作。
思想基础
反映民众对封建压迫的抗争,如宋江“替天行道”的理想与封建官场的对立。 - 通过梁山聚义与招安的矛盾,展现“官逼民反”的历史规律。
三、其他争议与补充
作者争议: 部分观点认为罗贯中参与创作或两人合作,但施耐庵是主要作者。- 创作过程
以上信息综合自权威文献与学术研究,涵盖作者生平和作品背景的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