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伴随着丰富的习俗和俗语。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春节俗语:
年吃年用:
指春节期间要准备足够的年货和衣物。
春满人间:
形容春节期间到处充满了喜庆和祥和的气氛。
将把新年过,衣服要周全:
提醒人们在新年前要准备好新衣服。
嘱咐截紫绉,要把靴口沿:
指在新年前要检查衣物,确保没有破损。
首帕鸟缕好,膝裤宝石蓝:
形容新年的穿戴要整洁漂亮。
带子红网纲,官粉四五钱:
提到新年的装饰品,如红带子和官粉。
梭布七八寸,铜扣买连环:
指新年的布料和铜扣等物品的准备。
妮要坠子戴,小要核桃玩:
指小孩子在新年要佩戴饰品和玩具。
一阵胡吵闹,令人不耐烦:
形容春节期间人们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争吵,但最后还是要和和气气地度过。
好歹混混罢,哪的这些钱:
提醒人们不要因为钱的问题而影响过年的心情。
纵有几千吊,也是买不全:
形容即使有再多的钱,也买不到所有想要的东西,强调资源的有限性。
大红灯笼高高挂:
形容春节期间家家户户挂起红灯笼,营造出喜庆的氛围。
一夜连双岁,三更分两年:
指除夕夜和春节当天,时间仿佛连在一起,跨越了两个年份。
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象更新:
形容春节时燃放爆竹,驱除旧岁的不顺,迎接新年的吉祥。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人间福满门:
祝福人们在新的一年里健康长寿,福气盈门。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形容冬季充足的积雪有助于来年农作物的丰收,农民可以过上富足的生活。
二十四扫房子:
指在腊月二十四日进行大扫除,迎接新年。
初二的面,初三的盒子往家转:
指春节期间的家庭活动安排,初二吃面条,初三收拾东西准备回家。
上马饺子下马面:
指在不同阶段要吃不同的食物,如春节前要吃饺子,春节后要吃面条。
十一、十二八宝粥:
指在腊月十一和十二日吃八宝粥,寓意吉祥如意。
二十五去碾谷:
指在腊月二十五日进行碾谷等准备工作。
年到二十九,无钱债无路走:
形容到腊月二十九日,即使没有钱还债也要尽力偿还。
二十七宰公鸡:
指在腊月二十七日杀公鸡,准备过年的食物。
二十三糖瓜粘:
指在腊月二十三日吃糖瓜,寓意粘住幸福和吉祥。
年到二十四,爱买年料无主意:
形容到腊月二十四日,人们不知道该买些什么年货。
三六九,往外走:
指在春节期间,人们会出门拜年、走亲访友。
初九、初十白米饭:
指在正月初九和初十吃白米饭,寓意吉祥。
三十晚上熬一宿:
指在除夕夜要熬夜守岁。
欠债勿过年:
指春节期间不宜欠债,以免影响过年的心情和运势。
有钱没钱,剃头过年:
无论贫富,人们都要在新年剃头,寓意辞旧迎新。
31. 一年两个春,带毛的贵如金:指闰年有多个立春,带毛的动物特别珍贵。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