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小常识包括以下几点:
在校时间学生不得无故离开学校,有事外出得向班主任请假。
学生上课要遵守纪律,要听从老师指挥,特别是体育课、活动课等,应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体育器材。
课间玩耍不打闹追逐,严禁爬围墙、爬树、爬走廊栏杆、攀校门等。
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在楼道玩耍,严禁从楼梯扶手上滑下。
不喝生水,不买无证小摊的食品,不吃过期或变质食品。
不带利器及易燃易爆物品来校,不做危险游戏。
午间用膳要服从教师的要求,不在用膳时讲话、嬉戏或做其他事情。
注意用电安全,不要乱摸乱动教室、走廊等公共场所的电器设备、开关、插座等。
学生放学回家要按时离开学校直接回家,不要在教室、校园内逗留,也不要在街头游逛。
上下学要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时看清来往车辆,要走人行横道。学生乘车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规,不乘坐不符合规定的车辆(如摩托车、三轮车、货动车等),不乘坐超载车辆。
防磕碰:教室空间狭小,不应在教室中追逐、打闹,防止磕碰受伤。
防滑、防摔:教室地板光滑,要注意防止滑倒受伤;需要登高打扫卫生、取放物品时,要请他人加以保护,注意防止摔伤。
防坠落:无论教室是否处于高层,都不要将身体探出阳台或者窗外,谨防不慎发生坠楼的危险。
防挤压:教室的门、窗户在开关时容易压到手,要轻轻地开关门窗,还先留意会不会夹到他人的手。
防火灾:不带打火机、火柴、烟花爆竹、小鞭炮等危险物品进校园,杜绝玩火、燃放烟花爆竹等行为。
防意外伤害:不带锥、刀、剪等锋利、尖锐的工具,图钉、大头针等文具,使用时必须有老师指导,用后应妥善存放起来,不能随意放在桌子上、椅子上,防止有人受到意外伤害。
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下面的课程。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能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神集中、精神饱满。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如做做操、跳跳绳等。活动要注意安全,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体育活动中的自我防护:运动之前要换上胶底运动鞋,认真做全身准备活动,运动前摘下发卡、塑料或玻璃饰物,男孩子不要在衣裤内装小刀等锋利物品。在教师或同伴的保护下做器械运动,一旦摔伤,不要急于起来,也不要乱搬动受伤同学,等校医或教师来处理。夏天运动后不要喝凉水,可以喝些淡盐水,防止中暑;运动后及时擦净汗水穿好衣服,不要立即冲凉,以防感冒。
寝室里不能点蚊香与蜡烛。
这些安全小常识有助于学生在校期间避免各种安全隐患,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