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在中国文坛上的评价是 极高且多元的。以下是一些具体的评价:
文学成就
徐志摩被誉为新月派的代表作家和“盟主”,他的诗歌和散文都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和独特的风格。他的诗歌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思想与创作
徐志摩的世界观是没有主导思想的,或者说是个超阶级的“不含党派色彩的诗人”。他的思想和创作都呈现为布尔乔亚诗人的面貌,与当时的社会历史特点紧密关联。
他的创作体现了新月流派的鲜明特征,对新诗的发展进行了种种试验和探索,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个人魅力与影响
徐志摩以其才气横溢和激情飞扬著称,他的作文风格独树一帜,备受人们推崇。
他的个人生活和恋爱经历也常常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他与张幼仪的婚姻和婚变,这些事件在当时和后世都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后世评价
冰心认为徐志摩的诗魄力甚好,但情调趋向毁灭的结局。
苏雪林则称徐志摩为才气横溢、活动文坛不过十年,却留下许多永难磨灭的瑰丽果实。
80多年来,对徐志摩的评价呈现出两个极端:一方面,称赞他的人认为他是浪漫诗人,才华横溢;另一方面,批评他的人认为他是一个“渣男”,逼迫原配张幼仪打胎无法原谅。
综上所述,徐志摩在中国文坛上的评价是复杂且多元的,既有对其文学成就的肯定,也有对其个人生活和道德品质的争议。他的诗歌和散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深度使他成为新月派的重要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