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儿女》是一篇充满深情和哲理的散文,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作者作为父亲对子女们的深沉爱意和自我反思。以下是对其中一些好句的赏析:
“我现在已是五个儿女的父亲了。”
这句话简洁明了地表达了朱自清作为父亲的身份转变,同时也暗示了他对家庭责任的认识和感慨。
“去父亲来信,问起阿九,那时阿九还在白马湖呢;信上说,‘我没有耽误你,你也不要耽误他才好。’我为这句话哭了一场;我为什么不象父亲的仁慈?我不该忘记,父亲怎样对待我们来着!”
这段文字通过书信的内容,展现了朱自清对子女的牵挂和对自身行为的反思,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每天午饭和晚饭,就如两次潮水一般。先是孩子们你来他去地在厨房与饭间里查看,一面催我或妻发‘开饭’的命令。急促繁碎的脚步,夹着笑和嚷,一阵阵袭来,直到命令发出为止。”
这段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孩子们在饭点时的活泼和热闹,通过细节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欢乐。
“我是个暴躁的人,怎么等得及?”
朱自清在这里表达了自己作为父亲的暴躁性格,同时也反映了他在育儿过程中的无奈和自责。
“我只希望如我所想的,从此好好地做一回父亲,便自称心满意。”
这句话体现了朱自清对父亲角色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育儿生活的期望,充满了对家庭和子女的深情。
“教育者须对于教育有信仰心,如宗教徒对于他的上帝一样。”
朱自清在这里强调了教育者应有的信仰和热情,认为教育不仅仅是手段,更是信仰和责任的体现。
“东风里,掠过我脸边,星呀星的细雨,是春天的绒毛呢。”
这句话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温暖,给人以愉悦和希望。
“一张小小的圆脸,如正开的桃李花;脸上并没有笑,却隐隐地含着春日的光辉,像花房里充了蜜一般。”
这段描写通过比喻和形象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孩子的可爱和纯真,充满了父爱。
朱自清的《儿女》通过这些真挚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他在育儿过程中的喜怒哀乐,同时也表达了对家庭和子女深深的爱和期望。这些好句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