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的历史背景主要设定在 北宋时期,具体来说是 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故事发生在宋徽宗赵佶在位期间,即公元1101年至1125年间。这个时期,北宋朝代的政治腐败、财政困难以及边疆危机日益严重,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小说中的梁山泊好汉就是社会底层人物为了生存和反抗不公而组建的武装集团,他们以打家劫舍、抗税抗官为主要活动,体现了当时农民起义的影子。
《水浒传》的故事来源也是南宋时流行甚广的宋江36人起义事件。当时宋江起义时,时间是北宋宣和年间,宋徽宗昏庸无道,奸臣当政,民不聊生。当政者都是蔡京童贯一流,皆是因为精深的书画鉴赏能力被宋徽宗赏识信任。宋徽宗喜好江南之物,就想把这些奇石、名木从南方运到北方,名曰“花石纲”,妨碍运输的民房建筑统统拆除,这些奢侈的行为远远超过这个国家财政的承受能力,同样税收加重也是逼迫流离失所人口的增加。所以也有人说故事本来发生在山西,而不是山东。
在宋徽宗统治的20多年中,以蔡京为首及童贯、王黼、梁师成、朱勔和后来的李彦,被当时人称为“六贼”。其中蔡京和童贯早就勾结在一起。童贯善于逢迎,是宋徽宗最信任的宦官。政治不甚清明。在宋徽宗即位27年后,被金人掳去,北宋就此灭亡。
综上所述,《水浒传》的历史背景是北宋末年的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财政困难以及边疆危机,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小说中所描绘的社会环境和人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