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微博用户为何在简介中添加"镇魂"二字,主要原因与2018年相关规范及网友自我保护需求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一、2018年《镇魂》整改背景
2018年因影视行业规范调整,《镇魂》等耽美题材作品被下架整改,相关话题受限流措施。为防止用户通过关键词搜索找到相关账号,微博等平台将"镇魂""耽美""gay"等词列为限流词汇,导致包含这些词的账号无法被搜索显示。
二、用户添加"镇魂"的直接原因
规避搜索限制
通过简介添加"镇魂"后,用户ID将不再与影视作品直接关联,避免因关键词被限流而无法被搜索到。
防止账号风险
涉及限流词汇的账号可能被系统判定为高风险,添加"镇魂"可降低账号被限流或封禁的风险。
三、其他潜在原因
粉丝群体标识
部分用户可能通过添加"镇魂"标识自己属于相关粉丝群体,便于与同好交流,但此行为更多是附加功能而非核心目的。
反向心理机制
由于正规平台无法搜索到相关账号,部分用户可能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心理满足感或形成特殊社区认同。
四、注意事项
搜索结果局限性
添加"镇魂"后,通过常规搜索无法找到账号,但通过艾特(@)或查看主页仍可访问。
平台政策风险
若账号涉及违规内容,"镇魂"标识可能无法完全规避处罚。
综上,添加"镇魂"是用户主动适应平台规则与自我保护需求的产物,但需注意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