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书是对小学生在学业、品德、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多方面发展情况的系统评价。它旨在客观反映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并作为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依据,改变单纯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做法。
报告书内容
身体状况:
包括学生的健康情况、体育锻炼等。
品行表现:
评价学生的道德品质、遵守纪律的情况等。
学科课程学习状况:
评价学生在各个学科的学习情况。
活动课程学习状况:
评价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
特别表现:
记录学生在某方面的突出表现或特殊才能。
任课教师寄语: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建议。
班主任寄语:
班主任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和期望。
奖惩记载:
记录学生的奖励和惩罚情况。
出勤情况:
统计学生的上学天数。
附告:
包括假期的起始日、下学期开学的日期等。
签章:
校长、教导主任和班主任的签字或盖章。
家长的话和学生的话:
家长和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和期望。
评价目的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书的目的是通过全面、客观的评价,引导学生注重品德、学业、身心、艺术、社会实践等多方面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它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通常包括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等多个方面,以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全面性。评价结果将用于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帮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进步。
总结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书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工具,通过系统的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实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