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性人物,他们的著作及主要作品如下:
孔子的著作
《春秋》
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通过编年体史书形式展现其政治主张与哲学思想。
《诗经》
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孔子曾修订《诗经》,确立其作为“五经”之首的地位。
《尚书》
又称《书经》,记录上古至周代史事,孔子参与修订。
《礼记》
孔子参与编纂,系统阐述礼制与伦理规范。
《乐经》
孔子主张“乐以教化”,但《乐经》具体内容已失传。
《易传》
孔子为《易经》作序,提出“十翼”之说,即《易经》的十种解释途径。
孟子的著作
孟子的主要作品为《孟子》,共七篇传世:
《梁惠王》上下
记载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阐述仁政思想。
《公孙丑》上下
讨论人性善恶、义利关系等哲学问题。
《滕文公》上下
阐述“仁政”理念及君主治理之道。
《离娄》上下
探讨人性本善、道德修养等核心观点。
《万章》上下
讲述孟子的政治主张与实践经验。
《告子》上下
阐明性善论与人性本恶的辩证关系。
《尽心》上下
讨论天命、人性与道德的关系。
补充说明
《论语》虽以对话形式呈现,但实际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记录其言行与思想。
《孟子》同样由弟子及再传弟子共同编写,孟子本人未直接参与。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与“五经”(《诗经》《尚书》《周易》《礼记》《左传》)并称儒家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