矜和伐是两个具有明显区别的汉语词语,具体差异如下:
一、词义核心差异
矜 基本含义
:指谦虚、庄重、自持的态度,强调自我约束和克制。例如:
他性格矜持,从不夸耀个人成就;
《论语》中“君子矜而不争”指君子有原则的谦逊。
多音现象 jīn
guǎn(如“矜寡”);
qín(如“矛柄”)。
伐 基本含义
:指自我吹嘘、自夸、炫耀的行为,强调对自身能力的过度彰显。例如:
他总爱伐功矜能,引起同事反感;
《史记》中“不伐功矜能”指不居功自傲。
二、词性及用法区别
矜 可作谓语(如“他很矜持”)或定语(如“矜持的态度”); 在成语中多与“不”连用(如“不矜不伐”)。 伐
多作谓语(如“他伐功矜能”)或定语(如“伐功矜能之人”);
常与“自夸”“炫耀”等词搭配。
三、相关成语与出处
不矜不伐:指既不骄傲自满,也不自我吹嘘,出自《河南程氏遗书》;
伐功矜能:指夸耀功劳和才能,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
四、情感色彩差异
矜:中性词,既可形容美德(如庄重),也可指过度自负(如自大);
伐:贬义词,通常指负面行为(如自夸)。
总结
“矜”与“伐”通过词义、用法及情感色彩形成鲜明对比。理解时需结合具体语境,例如“矜持”是褒义,“自矜”则可能含贬义。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