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瑜作为美玉名,在《楚辞》中的出处可明确为《楚辞·九章·怀沙》的诗句:
“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
(屈原《楚辞·九章·怀沙》)
该句通过美玉的意象,比喻品德高洁、才华出众之人,常与《离骚》中的“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等句呼应,共同构成屈原作品中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补充说明:
其他关联作品
- 《楚辞·九辩》中也有相关表述:“瑾瑜之器,琮璧之珍。”(王逸注:言己怀持美玉之德)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放逐后,乃赋《离骚》《九章》,因自沉汨罗江,世称'楚辞'。”
文化内涵
- 瑾瑜作为美玉,在《左传》《史记》等典籍中也有出现,但《楚辞》的《九章》是其最经典的出处。 - 成语“怀瑾握瑜”即源于此句,后演变为评价品德高尚者的固定表达。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