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的诗歌创作大致可以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诗作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主题。
早期诗作
早期诗作不多,但为重要开端,作品常表现出渴求用世的抱负,也有少量描写男女缠绵情思的艳体诗,并常藉由这些诗篇暗写身世之感。早期写作有一部分反映社会政治,如《重有感》:“玉帐牙旗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就写出了他对政治的关心,也有少量的应酬诗和艳体诗。早期诗作赏析:《寄令狐郎中》 本诗道尽了诗人与其友人相互思念及彼此关怀之意,集故交情谊和感念情怀融汇一体,内涵极其丰富,情感凝鍊含蓄,第三句以“休问”领起更是含有难以言说。
中期诗作
中期(卷入党争,仕途乖蹇)多遭变故,仕途开始走下坡,但诗风发展因而更为辽阔,诗风更趋於委婉,感情表达也愈加沉闷厚重。题材比早期宽广,包括感时、抒怀、言情、赠答、行旅、田园、咏史、咏物。中期诗作赏析:《安定城楼》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府鼠成滋味,猜一鵷雏竟未休。 贾谊、王粲身世遭遇与作者很相似,抓住相似的典型事例-贾谊垂涕、王粲远游,比拟自己的遭遇,使一位奋发有为又遭压抑的少年志士形象跃然纸上。
晚期诗作
晚期题材更多样,除了写景抒情诗如《晚晴》“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抒写景物之外,还有以五言和五排写出了反映异域民俗风物的风土诗、长篇古风、悼亡诗、反映社会政治的名篇、咏史诗。晚期诗作赏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的诗作以其深沉的情感、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题材而著称,早期诗作反映了他的用世抱负和身世之感,中期诗作则表现了他在仕途坎坷中的深沉思考,晚期诗作则更多地寄托了他的哀愁和对人生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