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伐矫健”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人行走时姿态端正、动作流畅且充满活力。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核心含义
动作特征 - 姿态与节奏:
步伐匀称稳定,节奏感强,既不急促也不拖沓;
- 力量与灵活性:步伐强劲有力,身手敏捷,展现出健康、有活力的体态。
引申意义 - 除字面行走姿态外,还常用来形容人精神抖擞、充满干劲的状态,如运动员的竞技表现或军人威武仪态。
二、使用场景
军事与体育领域:
如“阅兵仪式上,战士们迈着矫健的步伐走过天安门”;
日常与文学表达:形容老人活力满满(“他虽年迈,但步伐仍矫健”)或运动员的竞技状态(“短跑运动员以矫健步伐冲过终点”)。
三、相关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健步如飞、英姿飒爽、龙腾虎跃;
反义词:拖沓迟缓、步履蹒跚、萎靡不振。
四、出处与演变
该词多用于书面表达,常见于新闻报道、文学作品及正式场合的描述;
在《牧誓》等古文献中,“伐”字虽本义为“砍伐”,但“伐纣”等用词已演变为征伐、进取的象征意义,与“矫健”结合后强化了英勇向前的意象。
综上,“步伐矫健”通过生动的动作描写,传递出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精神风貌。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