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接以玉喻品德
"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 屈原《离骚》以美玉喻高洁品德,表达坚守美好品质的信念。
"冰清玉洁,玉树临风"
杜甫《饮中八仙歌》用"玉树"形容人格风范,杜牧《赠孟浩然》以"玉壶"喻冰清玉洁的操守。
"温其如玉,言念君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以"冰心在玉壶"比喻情感纯净,王羲之《兰亭集序》称美人为"温其如玉"。
二、通过玉的特质隐喻品德
"玉在山而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王峤《咏玉》以自然现象类比玉的品德,强调坚韧与润泽并存的特质。
"玉声贵清越,玉色爱纯粹"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借玉声玉色喻高洁气质,李白《赠瑕丘王少府》以"玉石分"表达宁为玉碎的品格。
三、以玉象征坚贞与气节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李白《赠瑕丘王少府》用玉喻坚守气节,屈原《怀沙》以"怀瑾握瑜"表达忠贞不屈。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龚自珍《己亥杂诗》虽未直接用玉,但"玉剑如虹"隐喻坚贞品格,与屈原精神呼应。
四、其他相关诗句
"小序见卖玉器者,或人欲买": 王安石《伤仲永》借玉器比喻人才被埋没。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些诗句通过玉的温润、纯净、坚韧等特质,隐喻君子德行,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比德传统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