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箪食壶饮”是一个汉语成语,指用竹筒盛饭、用葫芦盛酒的简朴饮食方式,常被用来形容生活清贫或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具体解析如下:
一、基本含义
字面解释 - 箪:
古代用竹子制成的圆形盛器,用于盛饭
- 壶:古代盛酒的容器
- 浆:古代带酸味的饮料,借指酒
因此,“箪食壶饮”直译为用竹器盛饭、葫芦盛酒的简单饮食方式。
引申含义 该成语常被引申为:
- 生活清贫自足
- 安贫乐道的精神境界
二、出处与典故
历史典故
- 《孟子·梁惠王下》: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描述百姓用简陋饮食欢迎军队,后泛指民众对仁政的拥护 - 《论语·雍也》
文学运用 该成语在文学作品中常被用来赞颂节俭、高尚的品格,如明代李东阳《中书舍人徐君寿六十序》中提到:“今以箪食壶酒与人则终身不忘”,强调品德的持久影响力
三、近义词与用法
近义词:
箪食瓢饮
用法:可作宾语、定语,如“他一生箪食壶饮,专注于学术研究”
综上,“箪食壶饮”既是对简朴生活的描述,也是对高尚品德的象征,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