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桥梁网—你的文案搜索专家

文案桥梁网—你的文案搜索专家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什么意思?

59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是一个汉语成语,原指古代百姓用竹制竹筒(箪)盛饭、用葫芦(壶)盛酒水欢迎军队,现多用于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的热烈拥护和欢迎。

具体解析:

字面含义

- 箪:

古代盛饭的竹制容器,可随身携带;

- 食:指干粮(如炒米、炒面);

- :以粮食发酵制成的饮料;

- 以迎王师:用箪盛饭、壶盛酒欢迎军队。

出处与典故

该成语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原文为:“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齐国攻打燕国时,燕民用箪食壶浆欢迎,孟子以此比喻百姓对正义之师的拥护)。

深层含义

- 民心向背:

孟子通过此语强调,战争胜负取决于民心,若被统治者暴政导致民怨沸腾,即使兵力强大也难以取胜;

- “王师”的双重含义:既可指本国军队,也可指其他正义之师(如武王伐纣),关键在于是否为“义师”。

历史与文化背景

该典故与武王伐纣(商周更替)的历史事件相关,武王以仁德得民,故有“箪食壶浆以迎周师”的记载。后世以此比喻人民对仁政或正义力量的向往。

总结

该成语通过具体意象(箪食壶浆)抽象出人民群众对和平与正义的渴望,成为中华文化中表达“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经典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