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的一部关于古代社会发展规律和国家起源的著作。恩格斯在这本书中,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结合摩尔根的研究成果,系统地阐述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
家庭起源与发展
恩格斯在书中首先探讨了家庭的起源。在人类社会早期,存在群婚等最古老、最原始的家庭形式,即整群的男子与整群的女子互为夫妻,这种家庭形式很少有嫉妒的余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母权制逐渐被父权制取代,最终形成了一夫一妻制家庭。
私有制的起源
关于私有制的起源,恩格斯指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这些剩余产品为私有制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经过三次社会大分工,私有制最终确立。
国家的起源
在国家起源方面,恩格斯认为,私有制和阶级产生后,氏族制度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国家应运而生。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国家的形成过程包括家庭、母系氏族、父系氏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最终形成国家。
理论意义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不仅揭示了原始社会制度解体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形成的过程,还阐明了阶级社会的一般特征,剖析了国家的起源和实质。这部著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为实现马克思的“遗愿”,完成马克思“未能完成的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